序、阅读声明 我已完成《21世纪旧约导论》1-6章的阅读,100%
1.创世记-展望新约(p57)
约瑟承认,他的经历并不是机遇摆布;他深知神的手在他的生命中,将他安置在高位,成为家人的拯救者(创50:20)。在这方面,约瑟的生平成为耶稣基督的预表。就像在约瑟的身上一样,神也翻转了恶人的计谋,而带来救恩。耶稣乃是被人钉死的,他们要消灭他;然而“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创50:20;参 徒2:22-24)。在神能使恶事转为好事的真理之下,基督徒可以安心,因为那句出名的应许说:“(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
2.出埃及记-展望新约(p72)
耶稣的事工是由他的受洗开端。与出埃及对照,洗礼就是耶稣的过红海(林前10:1-6)。难怪耶稣接下来便退到旷野,经过四十天(对照在旷野漂流的四十年),受到试探(太4:1-11)。令人惊异的是,那三个试探都与以色列人在旷野所遇到的试探相仿。以色列人屈服于试探,基督却胜过试探。耶稣对撒旦的回答,更可以肯定这种类比,因为所有的话都取自摩西记在申命记的言辞(8:3,6:16、13),他训诲以色列人的要旨,是要他们不要再效法旷野中的行为。因此,耶稣向跟随他的人展示,他是全然顺服的,不像以色列人悖逆神。
3.利未记-神学信息(p90-91)
温汉对这些律法的讨论,或许能让人茅塞顿开(Wenham 1979,18-25;166-77)。他的看法是根据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的见解,她坚称:“圣洁不单指分别出来从事属神的侍奉。它是指完整与全备。”因此,凡是符合自然的创造秩序之牲畜就是洁净的,而看来是混合式的就是不洁净的。按道格拉斯的话:“圣洁要求个体顺从自己所属的类别。”(Douglas 1969,53)因此,利未记十一章可以这样来了解:
这些受造物或多或少逾越了规范,所以被算为不洁。因此,无翅无鳞的鱼便不洁净(利11:10;申14:10),能飞,但有好些脚的昆虫就不洁净,而蝗虫虽有翅膀,却只有两只可以蹦跳的腿,就算洁净(利11:20-23)。凡移动的方式不定的,例如“蠕动”的动物,就不洁净(利11:41-44)。
在判断洁净与否时,“完整”是很基本的原则,这就确认了一个事实,根据律法,只有那些皮肤局部病变的人,是不洁净的。至于皮肤没被感染、或皮肤全面被感染的(只要没破皮),就是洁净的(参利未记第13章,尤其是12到17节)。
4.民数记-神学信息(p102)
本书的第一部分集中于第一代的审判:但奥森认为(二十六-三十六章)则“主要是积极的,充满盼望”(1985,151)。当年探子回报时,身为成年人的,如今没有一个仍然存活。站在神面前的,是新的一代,如今正是进入应许之地的时机。因此,正如奥森所指出,这几章的内容非常积极:
在第一代死亡之后,再没有记载第二代有任何一人死亡。出战就得胜(民二十八章),危机得化解(民三十二章),又颁布了未来在迦南地生活所定的律法(民三十四章)。虽仍有威胁,但到了全书的末了,未来的应许成为主调。(151)
这卷书便是在充满盼望的期待中结束。请注意,这种盼望还没有把握。换言之,第二代的盼望还没有经过考验。这一代的信心也将面对巨大的威胁(见约书亚记),他们的回应会如何,以后才能分晓。
5.申命记-展望新约(p124-125)
早期教会认为它本身就是理想以色列的重造。以色列在申命记中被刻画为一体,是一神、一民、一地、一圣所、一律法;教会也受到劝勉,要成为类似的一体,因为只有一个身体、一个圣灵、一个盼望、一位主、一个信仰、一个洗礼、一位神——就是众人的父(弗4:4-5)。耶稣也为他子民的合一祈祷(约17:11)
《圣经透析》5段精彩摘录
序、阅读声明 我已完成《圣经透析》1-9章的阅读,100%
1.了解修辞手法(p12)
我们在日常用语中,经常采用了修辞手法。我们说日上三竿,或因饥饿而狼吞虎咽,或为别人而赴汤蹈火。我们并不真的按字面来行动,这些“修辞格”只是用象征的手法传递真义。
圣经也采用了修辞技巧,当以赛亚写道“田野的树木也都拍掌”(赛55:12),便采用了修辞手法。他真正的意思是指神使自然界生机蓬勃。当诗人写道:“不行走恶人的计谋……这人便为有福”(诗1:1-2),便采用了修辞技巧,行走恶人的计谋,乃指听取恶人的意见。倘若我们忽略了圣经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便可能得出奇怪的解释。
2.太古历史及它的性质(p46)
我们虽然把创世记1-11章与古代近东文献作了许多的比较,但不要误会,没有证据显示旧约圣经借用了这些近似的记述,反而是旧约圣经以独特的方式回答了古代世界其他作者正在思考的相同问题,并表达了以色列独特的神学思想。只有圣经才能对这些重要问题给予由神默示得来的答案。虽然创世记1-11章的来源尚属谜团,但神无疑是藉着古希伯来传统向摩西启示有关创造和世界性质的真理。
3.出埃及的路线(p70)
“红海”一词自从《七十士译本》成书以后,广为人所采用,其实这海在希伯来文称作“芦苇海”。我们假设以色列人奇迹地横过的水域,是尼罗河三角洲以东其中一个长有芦苇的清水湖:可能是孟沙利湖、巴拉湖、提姆萨赫湖,或苦湖(有人还会加上锡波尼斯湖)。至于红海的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则可以剔除,因为这些大水域的水是咸的,没有芦苇生长,不符合“芦苇海”的名称。
4.利未记内容纵览(p78)
在旧约历史里,赎罪日是最神圣的日子之一(另参利23:26-32。该处列举以色列宗教“节期”或“所定的日期”)。赎罪日跟以色列其他神圣的日子不同,不是让民众纪念神以往的大能作为,或在收割时候赞美神的美善。在赎罪日,神给以色列民提供一个每年一度的时刻,让他们洁净这年所有未赎的罪和污秽。赎罪日为大祭司、圣所和百姓,提供赎罪的机会,使一切“在耶和华面前得以洁净”(16:30)。
5.民数记人口数目的用法(p85)
民数记里以色列人口的统计数字,引起很多争论。两次主要的人口数算(1:46和26:51)记录得男性超逾60万,这意味着以色列总人口在200万或以上(另参出12:37)。这些数字叫人产生几项疑问。
一个这样庞大的群体,足以占据埃及的东北部(歌珊地)。当时埃及军兵应该不会超过2万,以色列人要克胜埃及政府,应该不成问题。此外,当时迦南全地的人口少于300万,可是,圣经竟说以色列人数目远远不及迦南人,不足以占领迦南地(7:6、7、17)、假若以色列人口的确有200万,以那么强大的力量,他们早就不应该畏惧埃及军或迦南人了。
再者,这样庞大的人数,存在着很棘手的后勤问题。有一位学者估计,200万人紧贴列队前进,队伍长度将绵延数百公里。当最后一排的人横过红海时,最先的一排应已抵达加低斯巴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