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信经在线论坛

第六课sum notes – 对于别人的刺,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先查看自己的梁木吧!应当用罪省察自己,你真的为之忧伤痛悔吗?

第六课sum notes – 对于别人的刺,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先查看自己的梁木吧!应当用罪省察自己,你真的为之忧伤痛悔吗?

by 蕊 范 -
Number of replies: 0

sum notes – 对于别人的刺,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先查看自己的梁木吧!应当用罪省察自己,你真的为之忧伤痛悔吗?

1.      课前指导要求阅读罗马书3-8

关于我论断的罪的问题,有了新领受

8章以前,经文就在反复论述,神对义的最终判定标准一点也不关于行为,而在乎信心,亚伯拉罕、大卫都有可论断之处,但因着他们的信,他们和神有极其美好的关系,神把他们算为义,可以设想,这样的人我是万万不敢论断的,因为我知道他们与神同行,我就害怕得罪他们,害怕得罪那位喜悦他们的神。但换做身边的人,我就瞎眼了,我很容易因为别人的行为就论断别人,却忘记了,圣徒的背后也有一位悦纳他们的神,世人的背后也有一位怜爱他们的神,我怎么敢把神所爱的人控告到神面前呢?

就像罗马书8:34所说

(谁能控告 神所拣选的人呢,是称他们为义的 神么。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是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 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的基督耶稣么)

2.      第二点是关于应用的得着:

课程中有一段话说道:

罪像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看到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所以第一个应用就像田弟兄上次读书会提到的,当我们身处的环境“摇动”我时,我心里所盛的水就倾倒出来,在罪中要看见,要省察自己心里倾倒出来的是什么,看看是从神而来的慈爱呢,还是肉体的苦毒凶杀呢?

课程里还说这些罪也提醒我们没有任何办法我们可以救我们自己脱离这个困境,只有神能,神透过基督能救我们脱离这个困境,这时候也应该去默想,希伯来书10:2829的严肃提醒: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何况人践踏 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所以第二个应用就是在犯罪时要默想基督的受难,如果把这当做理所当然和寻常小事,这将是仇敌喜闻乐见的基督徒的悲哀光景,可惜我们中很多人往往就是忽略这一点,所以需要通过常常的默想来变更这一点。

此外,就像课程里说的,为了在悔改的真实性、深度和果效上有个突破,我们也应该专门花时间来回顾我们生命有哪些方面犯罪、不顺服、偏离 上帝的教导,而导致我们生活在不敬畏 上帝的困境中。要知道所有因我犯罪而来的惩罚,现在都落在基督的肩上,祂替我承受。然后就会发现自己的罪是如此严重,所付的代价是那么大。因此,对基督的受苦产生真实而深刻的懊悔,让从心里想要悔改的诚实的愿望不断、不断地生发出来,将自己委身神的圣洁中,告诉祂,我真的很悔恨、痛恨罪,正是我这些罪使得必须要有赎罪祭,使得基督一定要饮那连坚强顺服如祂,都不愿饮的神忿怒的杯。如果我们总是不把自己的罪同基督所受真实的,令人战栗的苦楚联合起来默想,我们就很难产生强烈到足以把我们从罪恶旋涡中带出来的悔改意愿。

3.      这个课程的教导有令你以新的眼光来考虑救恩吗?解释。

有,我知道了赦免的条件,一是相信神,二是忧伤痛悔的心。

很多时候我做不到第二点,我并不真的经历像大卫那样的被破碎一般的忧伤痛悔,相反,我的状态更像是

箴言书23:29-35说到的:

谁有祸患?谁有忧愁?谁有争斗?谁有哀叹(或作“怨言”)?谁无故受伤?谁眼目红赤? 

就是那流连饮酒,常去寻找调和酒的人。 

酒发红,在杯中闪烁,你不可观看, 

虽然下咽舒畅,终久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 

你眼必看见异怪的事(“异怪的事”或作“淫妇”),你心必发出乖谬的话。 

你必像躺在海中,或像卧在桅杆上。 

你必说:“人打我,我却未受伤;人鞭打我,我竟不觉得。我几时清醒,我仍去寻酒。”

我想这是我日常,在该尽责的时候,面对手机和各种娱乐试探的状态。

我受到圣灵的提醒,我知道我在里面不会有节制,我总是拖延,说完到9点就停下,结果到了之后只是瞥一眼时间就继续。我听到我良心的责问,我知道我在承受亏损,我都像是在打王者时听不进父母喊吃饭的呼叫一样。事后的悔改也并非忧伤痛悔,只是在知识上知道这样不对做口头的悔改,这不是真实的悔改,是自愿投靠了罪权。

4.      积累一个向别人说见证时的好思路,讲述这个譬喻:

想像一个人需要身体的理疗,从受伤中恢复健康,理疗费用很昂贵,却有人奉献支付了这笔理疗费。我们可能会说,这个人恢复健康的途径是理疗,但是这个理疗的经济基础是别人的奉献。

在随后的见证中顺便介绍恩典的途径,也会让不认识神的人不觉得我太过奇怪着魔,而是足够理性值得沟通,甚至有些智慧的火花,而愿意听我的见证。只是最好能特别提到恩典的基础和恩典的途径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的见证不愿信任,正是因为我们自己也对二者关系和各种细节模模糊糊,这样的证据自然不具有取信于人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