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宋娟 - 2014年11月10日 Monday 00:47 回帖数:3 在解读圣经的历史中,有三种主要进路,来处理研究者和圣经文本的关系,分别是:客观主义的进路(人有可能获得无偏见的知识)、主观主义的进路(知识总是受到我们个人偏见的影响)、对话主义的进路(强调客观现实和我们主观看法之间存在互动)。 永久链接 回复 回复宋娟 回复: 第四课 苗兴军 - 2014年11月10日 Monday 05:23 前两种或多或少都会有缺欠,第三种是比较合乎中道的,但往往我们却用了前两种,在不自觉之下,要么就是站在圣经之上,要么就站在了圣经的一边,却很少是降服在圣经的权威之下的,感谢主,求主带领,引导我们能够降服在他的权威之下,在解经方面让我们有衷心。。。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 回复宋娟 回复: 第四课 黄志远 - 2014年11月10日 Monday 20:48 三者之间,常常要周璇周璇。客观,主观、权威对话。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 回复宋娟 回复: 第四课 swan - 2019年03月31日 Sunday 10:12 愿主让我们能学会螺旋解经,越来越认识真理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
回复宋娟 回复: 第四课 苗兴军 - 2014年11月10日 Monday 05:23 前两种或多或少都会有缺欠,第三种是比较合乎中道的,但往往我们却用了前两种,在不自觉之下,要么就是站在圣经之上,要么就站在了圣经的一边,却很少是降服在圣经的权威之下的,感谢主,求主带领,引导我们能够降服在他的权威之下,在解经方面让我们有衷心。。。 永久链接 显示父帖 回复